close

內容來自hexun台南借款新聞

高鐵上的中國—東盟經貿方略(上)

東盟在中國整個對外經貿中的定位何在?我以為,東盟是中國名列前茅且極具發展潛力的貿易夥伴,是我多層次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中除港澳臺之外最緊密核心層合作夥伴,更是中國對外經貿轉型升級、開辟發展新模式的首選突破口。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日趨緊密東盟十國包括文萊、緬甸、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多年來,東盟一直是中國名列前茅的貿易夥伴,且對東盟貿易增速快於中國貿易總量增幅,推動東盟在中國貿易夥伴排行榜上名次不斷提升。1990年以來,中國—東盟貿易額年均增長率超過20%。2002年~2012年間,中國進出口總額從6208億美元上升至38669億美元,增長5.23倍,年均增幅20.07%。其中出口從3256億美元上升至20489億美元,增長5.29倍,年均增幅20.18%;進口從2952億美元上升至18178億美元,增長5.16倍,年均增幅19.94%。同期,中國與東盟進出口總額從548億美元上升至4001億美元,增長6.30倍,年均增幅21.99%。其中出口從236億美元上升至2043億美元,增長7.66倍,年均增幅24.09%;進口從312億美元上升至1958億美元,增長5.28倍,年均增幅20.17%。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19.07萬億元人民幣(折合3.06萬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後同比(下同)增長7.7%;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為3223.6億美元,增長11.6%,繼續高於我國進出口總額增幅。2011年,中國就已經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和最大出口市場;今天,中國在東盟對外經貿中的地位有增無減。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存在兩個突出的特點。其一是東盟對華貿易長期順差。入世10餘年來,中國進口增速領先世界,東盟則是中國進口高增長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國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貿易順差大國,但近10餘年來東盟幾乎一直是中國最大貿易逆差來源地,自東盟進口增速在多數年份高於對東盟出口增速。2011年,中國對東盟出口1701億美元,進口1928億美元,逆差227億美元。直到2012年,中國對東盟貿易才出現瞭85億美元順差。第二個特點是在對第三國經貿中,中國與東盟已經形成瞭互利的分工體系。中國一度被西方輿論渲染為與東盟爭奪出口市場與投資的對手,但中國入世4年之後,美國貿易代表署於2006年2月14日發佈的《美中貿易關系:進入更大責任和執法新階段》報告指出,中國對美出口增長對於東亞區域而言絕非零和遊戲,因為中國更多地是發揮瞭最終組裝線的作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直接對美出口份額雖然有所下降,但對中國的元件出口增長迅速,在中國經過組裝,最終還是出口到瞭美國。在海外工程承包方面,中國是世界頭號海外工程承包大國,而東盟是中國重要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場。2011年中國企業在東盟十國完成承包工程營業額165.8463億美元,占當年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的16.04%;派出勞務86644人,占當年中國對外勞務合作派出人數的19.15%。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方面,自改革開放之初,東南亞華人資本就是對華直接投資的生力軍,尤以新加坡、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華資為多。其後,雖然因美歐日發達國傢和韓國這樣的新興工業化國傢對華投資迅猛增長而在中國外商直接投資來源中占比有所下降,但東南亞華人資本仍然是重要的外資來源地。截至2011年末,官方統計的東南亞主要國傢在華直接投資存量(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及其占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總量(12318.43億美元)比重為:新加坡,529.56億美元,占4.30%;馬來西亞,60.10億美元,占0.49%;泰國,33.92億美元,占0.28%;菲律賓,28.92億美元,占0.23%;印尼,21.03億美元,占0.17%。5國對華直接投資存量合計為673.53億美元,占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存量總額的5.47%。除此之外,還有相當多的東南亞投資取道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之類離岸金融中心開展對華投資。在對外直接投資方面,根據《2012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截至2012年年末,中國在東盟直接投資存量282.38億美元,占當時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總額5319.4億美元的5.3%,僅次於香港特區、歐盟、英屬維爾京群島和開曼群島,名列第五。以單個國傢和地區而論,在2012年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前20名中,新加坡第六,印尼第十六,緬甸第十七。截至2012年年末,中國在東盟國傢設立直接投資企業2600多傢,雇用當地員工11.83萬人,廣泛分佈於基礎設施、采礦、批發零售、租賃和商業服務等行業。同樣,由於許多中國內地投資者沒有申報登記,而且以人民幣進行的投資也較為容易脫離政府申報體系監測(東盟是對人民幣接受程度最高的國外地區),以及通過香港特別行政區和離岸金融中心開展投資,所以中國在東盟國傢的實際直接投資存量比上述官方統計大得多。根據我整理的越南等東盟國傢官方統計數據來看,東盟東道國官方統計的實際利用中國直接投資額往往是中國官方統計數據的兩倍以上,甚至更多。基於對投資東盟潛力的重視,泰國、柬埔寨已經建立瞭中國第一批海外經貿合作區,馬來西亞也已經進入這個行列。與東盟做生意,靠得住東盟作為中國貿易夥伴的品質不僅體現在經濟增長業績記錄和前景較好,而且表現在宏觀經濟穩定性較好。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已經在全球經濟體系中占據瞭可觀份額。2012年,新興市場在全球實際GDP(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所占份額已達49.9%,占全球貨物和服務出口的38.8%,全球貨物貿易出口份額47.6%,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流量首次超過發達國傢和地區而占當年全球直接投資流量的52%,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占全世界31%。在中國進出口貿易中,新興市場所占份額也達到瞭一半。然而,大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作為貿易夥伴的品質存在一系列嚴重缺陷,宏觀經濟穩定差和社會動亂暴力風險高尤為突出。2011年下半年、2012年3月以來和2013年5月以來,新興市場經濟體數次出現大面積、大幅度經濟震蕩,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土耳其等熱門新興市場經濟體無一幸免,就充分暴露瞭這一點。相比之下,不僅已經躋身高收入國傢的新加坡,其他東盟國傢在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宏觀經濟穩定性也相對好得多,突出體現在經常項目收支逆差較低、順差較高,通貨膨脹率較低,馬來西亞、泰國尤其如此。正是這較好的品質,決定瞭它們是我國選擇開展較高層次經貿合作的合適對象。同時,作為中國境外華人聚居最多的地區,作為孔子學院海外漢語推廣的頭號重鎮,東盟國傢與中國之間千百年來密切的人員和文化交流也大大提升瞭其作為中國貿易夥伴的品質。泰國1/4~1/3的人口擁有華人血統,一半以上的曼谷居民或多或少擁有華人血統,泰國前總理他信在中國—東盟貨物貿易減稅行動啟動之日赴粵尋根,這都充分地顯示瞭中國與東盟之間這種特殊的社會聯系。泰國是海外孔子學院培訓人數最多的國傢,截至2011年年末已有60餘萬泰國人在孔子學院接受瞭漢語學習培訓。在泰國民眾中聲望甚高的詩琳通公主少年起便在中國留學,漢語熟練,在泰國出版瞭多部譯作,包括池莉小說,熱心推廣漢語學習。馬來西亞1/4人口是華人,是中國境外唯一建立瞭從幼兒園到大學全套華文教育體系的國傢。越南文明開化源出中國,越南古典官方正史《大越史記全書》將傳說中的涇陽王祿續定為越南始祖(相當於軒轅黃帝在中國的地位),而涇陽王祿續就是炎帝神農氏三世孫帝明之子,當今越南政府當作始祖每年舉行官方祭祀的“雄王”(傳說建立瞭“文郎國”)是涇陽王祿續之孫,滅亡文郎國建立甌雒國的安陽王蜀泮則是被秦國滅亡的古蜀國王子。除上述傳說色彩濃鬱的人物和政權外,越南可確認的最早政權是秦朝建立的象郡地方政府(轄區涵蓋今日廣西西部和越南北部、中部),上千年裡一直是中國郡縣,通行漢文,漢化程度大大高於當時中原王朝羈縻統治下的漠南、漠北和西域(即今天的內外蒙古、西藏和新疆)。目前漢語借詞約占越語詞匯60%,在某些領域占70%~80%,王勃這樣的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埋骨越南。五代十國期間,越南方才脫離當時割據嶺南的南漢政權而自立,但歷代君主和實際執政者往往出自閩粵桂三省人士。率領越南軍民贏得抗擊蒙古勝利的偉大民族英雄陳國峻就是福建移民建立的陳朝宗室,他精通漢文,用漢文所著兵書詩文已成為漢語言文學的財富,其麾下有大批逃亡而歸的原宋軍官兵。越南經濟最發達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也是明清之交由河仙(今越南堅江)、東浦(今胡志明市和同奈省等地區)等漢人自治政權開拓、建設起來的。其中,目前TCL越南公司總部和工廠所在的胡志明市和同奈省,本來是康熙十八年(1679年)逃亡的明朝龍門總兵楊彥迪、副將黃進及高雷廉總兵陳上川、副將陳安平等士卒及眷屬3000餘人開拓的,越南南方阮氏政權將其安置在這片當時屬於真臘(柬埔寨)的荒地自治,借助他們防禦真臘和暹羅,鎮壓各派敵對力量,並開發這片蠻荒的土地。這個早期中國最大的移民集團開荒墾殖,將這片地方開發成整個越南的谷倉,他們建立的華人城市堤岸一度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大米市場。特別是原明朝高雷廉總兵陳上川,在越南南方生活36年,率領逃亡明朝軍民墾殖開發,傳播中國文化,為越南阮氏政權拓土保疆,戰功赫赫,最終得授都督高職,死後贈輔國都督,封“上等神”,享春秋二祭,受到當地華越人民長久緬懷。越南最後一個王朝阮朝本來僅僅割據南方半壁江山,又一度失國,最終得以復國並進而一統北方,湄公河三角洲漢人在軍事、政治和經濟上的全方位支持功不可沒。二戰剛剛結束時,胡志明號召越南人民全國起義爭取獨立解放的檄文也是用漢語白話文寫作的。二戰之後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越南方才全面改用拉丁化“國語字”,近年來要求全面恢復漢文教育的呼聲日益高漲。共同的文化傳統和人緣聯系有利於中國企業開拓越南市場。地域相連、文化相通決定瞭越南在歷史上就是中國居民跨國經商的熱點。為發展經濟、增強國力,越南歷代政權也往往著意招攬擁有技術和資金優勢的中國居民,以至於越南成為近代以前中國在貿易和采掘、冶煉等產業部門對外直接投資的重鎮。至少從後黎朝起,越南便積極吸引華資華工開發境內豐富的礦產資源,“各鎮金銀銅錫諸礦,多募清人開采”(越南阮朝《大南實錄》卷三十五),太原宋(送)星銀廠、交趾都龍銀礦、興化蠍嗡銀廠等就是當時越南規模較大的華資企業。某些華資礦山及其附設的冶煉廠員工人數極多。根據《欽定越史通鑒綱目》卷四十三記載,有些華資礦廠“傭夫”(即雇傭工人)上萬。考慮到當時中國國內滿清政權因害怕漢族人民聚集反抗而嚴厲限制、禁止在明朝已有長足發展的礦業開發,即使素來號稱“英明”的康熙、雍正諸帝也不例外,海外投資對保留、發展中國礦冶技術和組織能力發揮瞭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居住在我國境內並接受普查登記的外籍人員593832人,其中緬甸、越南兩國分別以39776人、36205人排名第四、第五。同時,除瞭已在東南亞居住生活幾代甚至十幾代的華人之外,還有大批中國公民在東盟國傢留學、就業。筆者在泰國就看到瞭不少中國留學生和當地企業、金融機構聘用的中國員工,且當地企業聘用的中國員工來源地已經從廣西、廣東之類的南方省份擴大到瞭天津之類的北方省市。中國外經貿戰略的東盟基石基於上述經濟與社會基本面因素,在中國的對外經貿戰略中,東盟順理成章成為我們優先選擇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夥伴,更是中國提升對外經貿層次、效益的突破口。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中,中國不可能置身事外,必須積極參與。而我們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目標應該是鞏固與自己經貿、政治聯系密切地區的關系,擴大參與全球性經濟競爭的“根據地”,通過區域一體化加快貿易和經濟的發展,並推動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經貿規則。由此觀之,在東亞區域合作和亞太區域合作這兩個部分重疊的框架中,東亞區域合作對我國更為重要。這不僅是因為我國與東亞經濟體之間的經濟、政治聯系更為緊密,也是因為在東亞區域內我們對區域經貿規則發展的影響力顯然高於對亞太區域經貿規則發展的影響力。對中國而言,東亞區域合作分南北兩翼,北翼為中日韓經濟合作,南翼是與東盟的區域經濟合作。由於錯綜復雜的國際政治角逐,也由於現實的力量對比和未來發展趨勢,決定瞭中國在東亞區域經濟合作中必須采取“先南後北”的戰略。對於東亞各經濟體而言,發展東亞區域經濟合作是有利的,借此可以降低對美歐市場的過度依賴,逐步擺脫集體為美國充當商品制造車間和供應低息融資“現金牛”的命運。但區域內主要國傢對東亞區域合作主導權的暗中爭奪使得事情復雜化,區域外勢力的參與把這潭水攪得更混。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而言,北翼的中日韓顯然超過南翼的東盟,但也正因為如此,不僅中日兩個亞洲大國,韓國也在一定程度上抱有成為東亞區域合作核心的雄心。就國傢規模、國際政治能力和發展潛力而言,中國無疑超越日本、韓國,但當前中國總體經濟發展水平、人均國民收入又低於日本和韓國,暫時無力充當東亞區域合作無可爭辯的核心;日本、韓國當前總體經濟發展水平、人均國民收入暫時高於中國,但國際政治能力和發展潛力又不如中國。由於錯綜復雜的歷史、現實國際政治經濟關系,中日韓之間這樣那樣的矛盾又相對突出,這些矛盾給瞭區域外大國參與的可乘之機,讓這些矛盾短期內得到解決的希望更加渺茫。在這種局面下,目前與中日韓之間均不存在非常明顯的矛盾沖突、且不是任何大國潛在競爭對手的東盟成為各大國共同接受的東亞區域合作主導者。中日韓三國哪一方能夠成為東亞區域合作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哪一方能率先與東盟實現較高程度的經濟一體化,“先南後北”戰略的必要性也就在於此。“先南後北”戰略是可行的,這是因為在經貿規模、潛力、人緣等各方面,中國與東盟國傢之間都具備建設自由貿易區的良好基本面。可以說,歷史和地緣天然決定瞭東盟是中國建設自由貿易區的首選合作夥伴。在實踐中,在域外大國中第一個同東盟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系,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一個同東盟洽談簽訂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並建成發展中國傢最大的自貿區……所有這一切實實在在地顯示瞭中國對與東盟關系的高度重視。在國際某些勢力企圖策劃針對中國包圍圈的時候,強化與東盟之間的經濟聯系不僅有著巨大的經濟利益,而且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與日本、韓國相比,我國與東盟領土接壤,領海相望,更有地緣優勢。有此優勢,加上我國率先決策與東盟建設自由貿易區的先見之明和執行中的決心,也就無怪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發展進程遠遠領先於日本、韓國與東盟的類似進程瞭。在亞太區域合作層次上,除瞭已有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機制之外,囊括東盟十國和中、日、韓、印、澳、新(西蘭)共十六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RCEP)也有較大發展潛力。在美國不斷高調宣示其“重返亞太”、美國某些勢力不斷提示將中國視為最大競爭對手的背景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談判必然會被許多人與美國積極推動的“跨太平洋(601099,股吧)夥伴關系協定”(TPP)聯系在一起,必然會被許多人視為中國試圖與TPP競爭之舉。中國經濟自身的吸引力和RCEP從亞太經合組織繼承的某些特點也會構成其相對於美國主導的TPP的額外吸引力。(作者為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未完待續)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4-01-05/161167169.html

教你遇到何謂信貸房貸最適合你的銀行貸款方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ileenjoa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